收購和合併 收購行動的起因 思考問題 股票市場經常有收購 (take-over)或合併(mergers)的消息。 投資者必須清楚了解二者的分別。
收購行動的起因 一家公司會被另一家公司提出收購或合併,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有些公司的管理及業務,未能發揮所長,於是受收購者垂青。
2.有些股票的市價低於其真實價值,於是成為有大量流動資金的公司的獵物。 3.一些公司有大量現金儲備。被收購後,收購者可以動用被收購者的現金。 「合併」行動的時間通常很長,可能要二、三年,甚至五、六年。「收購」行動的時間則很短,二、三個月或半年左右。所以「收購」行動較吸引投資者,短時間內有決定,波動大,獲利速。例如︰ 一九九三年三月份,市面盛傳「康力」有被收購的消息,股價由$0.60升至四月二十七日的$2.7。到四月二十八日,果然宣佈收購,但只以每股$1.46作價。 當「合併」的消息宣佈後,該二股票都會一起上升,價格偏低的,升幅較大。收購行動通常是被收購的股票升幅大,成交量也多。收購行動首次宣佈後,未必成功,它可能會再宣佈提高收購價,如是者,收購戰可持續二、三個月。 利用此類消息進行購買股票,應留意股票本身的管理能力,及盈利情況。無論利用什麼消息買賣股票,研究股票本身的質素最重要。「收購、合併」的消息,很多時只是謠言。相信謠言,去買入了質素差的股票,是賭徒行為,而非理智的投資者所為。 投資者在購買有消息流傳的股票的時候,切記不要受任合人士之矇蔽和欺騙,隨時要準備將資金收回。
思考問題 1.「收購」和「合併」時間上有何不同? 何者利潤較多? 2.為何收購戰時間較短完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