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循環及政治循環 過度購買的危機 思考問題 資本主義的社會都有經濟循環,以美國為例,最短是六年,最長是十二年,大部份是六年至十年。香港的經濟循環比較有規律,約八年一次高峰。 經濟循環分四個階段:
復甦期 由於大家對經濟過份悲觀,紛紛減少投資。起初生產減少,有些企業倒閉,因此供應開始比需求少,企業存貨減少,供給不足,物價不再下跌了。政府通常在這時候刺激經濟,例如增加支出,減稅,銀行減利息等。利率低,企業成本低,減稅,使企業純利增加,於是經濟活躍起來,新公司成立增加,就業率上升,消費增長,於是經濟復甦開始了。
繁榮期 經濟復甦後,企業為了增加收入,紛紛增加設備投資,購買廠地,增添機器,增聘人手等。因此,就業率便增加,刺激了買賣活動,消費需求興旺,物價也逐步提高,銀根開始緊張,利息也開始上升。因為商品交易快速及過份樂觀,投機性的活動抬頭,令經濟活動狂熱起來。各公司的盈利增加,物價上漲,工資上升,經濟過熱的景象出現。 圖表: 香港的經濟循環
衰退和恐慌期 經濟過熱後,各企業的生產和供應太多,例如推出的樓宇單位太多,需要已無法吸收全部的供應。於是生產過剩,銷售遲緩,企業的資金收回困難,於是企業會削價求售,以套取資金。 另一方面,利息的上升,使企業成本增加,於是企業盈利減少,財務困境,迫使企業減產,裁員。消費市場出現蕭條。經濟由混亂步入衰退期。 衰退期延長,企業倒閉的消息逐漸越來越多,失業率上升,恐慌期就出現了。恐慌是由於繁榮期過分樂觀及衰退期過份悲觀所致。過份的悲觀,令生產減少,需求多於供應,於是復甦就會開始,經濟另一循環又形成。 香港的經濟循環,約每八年出現一個高峰期,低潮別約三年至五年。 以八年為期推算,見圖13,香港經濟下一個高峰期應該是在一九九七年。
政治循環 除了經濟循環外,政治循環在香港似乎也頗準確。
很多投資學者深信,歷史會永遠重演,但其細節則不會完全一樣,這意味著,長期的股市走勢是可以肯定的,但其間的波動,就需要投資者自行分析和判斷。
圖表: 香港的政治循環
思考問題 1.經濟衰退期可以投資嗎? 2.如何在經濟恐慌期獲利? 3.通貨膨脹趨勢大於通貨收縮,試言其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