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推動股市的方式 消息五種形態 思考問題 股市每天都有波動,每天受不同的消息影響。舉例:一九九三年一月,港督提出的新政制與中共的有衝突,股市受影響大跌。中英談判破裂,連續四個月,中英相方沒有重開談判,每一輪談判後,恆生指數卻上升一百多點。到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已升了一千點,達歷史高峰7400點。其間有些消息是某公司收購某公司,有時是拍賣土地理想或售樓理想等等。 總之,天天都有好消息。但到六月一日開始,股市卻開始下跌。基本上股市在好消息影響下會上升。但這時候,好消息卻不能推動股市上升,反而會下跌。這是什麼原因呢? 影響股市的消息,除了要考慮其內容外,要考慮此消息已出爐了多久。
消息五種形態 消息影響股市的方式,大約有以下幾種︰ (1) 消息未正式公佈前,已有消息流傳,買家已出現,「流傳」得越久,買入者越多。當消息正式公佈的時候,要買的早已買了,而較早前買入者都會乘這個好消息出籠,賣出股票獲利。在賣多買少的情況下,股價會下跌。大體上,消息流傳越久,將來對股市的影響越小。 例如:一九九三年初,中英因政制方案,令股市對政治前途失信心而下跌。 此消息在大市流傳了幾個月。至四月二十日,中國魯平,揚言對港督彭定康的政制方案無可談,因為不遵守基本法,便是「犯法」。這消息令恆生指數只下跌三點。翌日,大市反而上升八十點。
(2) 消息未出現前,股價已有波動,例如收購消息,市面流傳A公司用$1.70收購B公司。當消息正式宣佈的時候,原來收購價是$5.30。股價立即會更激烈波動。當消息比流傳的來得大,就會有正面的反應。 (3) 突發性的消息,例如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英國首相戴卓爾訪北京後,北京突然宣佈要收回香港主權。這種突然的消息,打擊股市下跌。凡時沒有預期到的消息,一旦出現,必會影響股市波動。又例如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中英雙方宣佈重開香港新機場建設的談判,樂觀的情況,令股市上升一百點(恆生指數)。
(4) 有些消息起初不影嚮股市,漸漸卻令市場有反應。例如一九九二年香港政府宣佈銀行實施七成貸款給買樓者。最初股市沒有反應,三個月後,樓宇買賣委縮了,地產股開始受影響下跌。股市對消息反應遲鈍,主要是當時市場弄不清楚該消息對股市影響有多深遠。
(5)當大的壞消息籠罩著股市,任何好消息都不會衝破低沉氣氛。要待壞消息影響力減弱,好消息才能漸漸發揮力量。在這種情況出現前,成交量會顯著縮減。
投資者要憑經驗和精明的分析能力,來決定一個消息對大市是好是壞,再作投資決策。 以上圖表,顯示近二十年內,香港股市出現三次大熊市。一年內股價跌掉一倍有多。
思考問題 1.壞消息出現,股市卻不下跌,為什麼?投資股票應採取什麼策略? 2.壞消息出現,例如石油加價,有些股票下跌,有些股票沒有反應,有些則上升,投資者應否買入上升股?
|
![]() |
|